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设计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难点】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自动录播教室、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使楚”就是出使楚国。晏子在我国劳动人民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
(一)明确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学习《晏子使楚》。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师生一起板书课题(师在黑板板书,生书空。注意笔顺、顿笔。提笔就是练字时。)
(2)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声音响亮,不拖音。
(3)理解课题:“子”的意思,简介“晏子”。“使”的意思,连起来理解“晏子使楚”。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给每一处加上小标题。
明确:①钻狗洞 ②无人才 ③做盗贼
(2)把小标题串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3.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是怎样应对的?
(把晏子说的话划出来多读几遍,体会晏子语言的得体。)
(1)学生自由朗读,感悟。
(2)教师巡视,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做好批注。
4.汇报交流。
(1)分小组汇报找到的句子。
①可以朗读,体会言外之意。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