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化学 > 高三下册 > 期末复习 > 正文

:2019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复习--滴定曲线分析型(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题型十一 滴定曲线分析型
1.常温下,用0.100 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 mL同浓度的一元弱酸HA,滴定过程溶液pH随NaOH溶液的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K(HA)约为10-5
B.V1<20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
D.滴定过程为了确定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
解析:选C。A.常温下,0.100 0 mol/L的HA溶液pH=3,则HA为弱酸,HA的电离常数K(HA)约为10-3×10-30.1=10-5,正确;B.酸碱完全中和时所需NaOH的体积为20 mL,此时生成NaA溶液,因水解溶液显碱性,则pH=7时,所需要NaOH的体积V1<20 mL,正确;C.a点时加入NaOH较少,溶液中c(H+)较大,c(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则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错误;D.完全中和时溶液显碱性,则滴定过程为了确定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正确。
2.20 mL 0.100 0 mol•L-1氨水用0.1 00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中和滴定适宜用酚酞作指示剂
B.两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
C.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H+)=c(OH-)+c(NH3•H2O)
D.当滴入盐酸达30 mL时,溶液中c(NH+4)+c(H+)<c(OH-)+c(Cl-)
解析:选C。A.恰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铵水解,溶液显酸性,该中和滴定适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错误;B.两者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铵水解,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7,错误;C.达到滴定终点时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根据质子守恒可知溶液中:c(H+)=c(OH-)+c(NH3•H2O),正确;D.当滴入盐酸达30 mL时,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NH+4)+c(H+)===c(OH-)+c(Cl-),错误。
3.已知:pKa=-lgKa,25 ℃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

2019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复习--滴定曲线分析型(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