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结合“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2.图甲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乙中分布的最高纬度在30°附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的差异
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
解析:图示阴影地区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图乙为非洲大陆南端,35°S以南为海洋,没有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甲为半岛地形,伸入海洋中,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纬度较高。
答案:1.C 2.A
下图为“沿某纬线自然环境变化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4.导致图中由c到a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土壤条件 D.人类生产方式
解析:由图示经度及地形可知,b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东部,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由c到a,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呈现森林(c)→草原(b)→荒漠(a)的变化。
答案:3.C 4.B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第5~6题。
5.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6.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解析:诗句描述的是由北向南的变化,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以热量为基础。
答案:5.B 6.B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