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③地转偏向力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原因。
答案:C
2.(2016·重庆高一检测)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解析:根据图中各风带的风向及所处的纬度,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故选C。
答案:C
3.读图,若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 )
A.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B. ①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C.常年受①控制的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
D.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低纬环流气流上升的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下沉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气候干旱。若为北半球低纬环流,则①风带为东北风。信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受其控制地区一般降水少。
答案:A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5.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 B.b、c、d
C.a、d、e D.c、d、e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第5题,空气上升的气压带是a、e,流向高纬度的风带是d。
答案:4.D 5.C
6.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解析:我国各地白昼最短时为冬至日,气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