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
答案:C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A B.B C.C D.D
解析:第2题,A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D是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第3题,结合上题的分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答案:2.D 3.C
4.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处气压比G处高
B. E处气压比H处低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G是市区,H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G是陆地,H是海洋
解析:地球表面任何一点,低空气压均比高空气压高,相对G处,F处为高空,故A项错误;相对H处,E处为高空,故B项正确。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故H是市区,G是郊区。若G是陆地,H是海洋,仅考虑热力环流,一年中,沿海地区冬季时大气环流与图示相符,夏季相反;一天中,夜间时大气环流与图示相符,白天相反。
答案:B
5.下面四种局部环流形势图中,不正确的是( )
解析:A图是局部热力环流图,地面受“热”点,气流应膨胀上升,反之遇“冷”点,则气流收缩下沉,故A图不正确;B图反映白天,吹谷风;C图表示海滨夜晚,吹陆风;D图则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
答案:A
北半球某地气压
(hPa)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正确的是( )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