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到处是美。当我们看到滚滚东流的长江时,那种波涛汹涌、浪花拍岸的景观,我们觉得是一种雄奇壮阔的美;当我们流连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时,那烟雾迷漫中若隐若现的黄晕灯光,那静静流淌着的淡蓝色的清澈溪流,让我们感到一种朦胧、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美;当清风徐徐地拂过,堤岸上的垂柳随风婀娜地舞动纤细的腰肢,洁白的花絮盈盈飘起,这是一种轻柔、细腻的美。然而大自然的美离不开四季的调配,四季像一个神奇的魔幻师,变换出大地不同色彩和韵味。
北国的秋天总是令人无比地留恋。不必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从农村到城市,空气里到处飘逸着那成熟了的瓜果的清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人们都在享受着劳动果实的甘美,品尝着生活美酒的醇香,那丰收的喜悦写在一张张幸福的脸上,无疑地这是北国之秋里最美的图画;也不必说这又是个最为令人舒适的季节:白天里的气温总是在十七八度上下波动,既没有酷暑的闷热,也没有隆冬的严寒,而是不冷不热,不湿不燥,温柔可人。也难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吟咏秋天的不朽名篇。比如宋代大家欧阳修的《秋声赋》以及现代著名文人峻青的《秋色赋》都是咏秋的佳作罢。
透过汽车的窗玻璃,只见道路两旁的原野上满是长势喜人的绿油油的麦苗。远处那连绵的山峦上青松郁郁,翠柏森森。半山腰以下的梯田里已经没有了庄稼,空荡荡地;隙地荒坡上衰草漫漫,荆棘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山间公路上,那路旁的田头地边不时地掠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柿子树和一些别的树。柿子树因为上面的树叶红彤彤地很是显眼,但也是稀稀拉拉地已近凋零殆尽。而每棵柿子树上不知是果农有意留的还是不经意落下的都在树梢上高高地挂着几颗醒目的红果;就是这些遗落在树上的红果倒成了这深秋山野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我把车窗当作画框,每每把一棵棵柿子树或是几棵柿子树框在里面。你看吧,这分明就是一幅幅流动的秋色图啊!
在萧瑟的秋风里,一片片小小的银杏叶恋恋不舍地告别母枝乱舞梨花一般飘向大地,轻轻地落了几片在我的头发上、衣服上,没有一丝的声响。树干周围的很大一片地面就象是南国的春天田野里的黄花菜一样被银杏叶遮蔽的不漏一丝一缝。我踩在软绵绵的黄花菜一般颜色的“地毯”上,心里真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在这庄严肃穆的古刹深秋里,站在这经历了千年的古银杏树下,望着那空中翻飞的一片片小精灵,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震撼美,一种崇高的境界美,一种凄凉的美。
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小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第二天,你去大街上看吧,男女老小都穿起了深颜色的服装:男士不仅仅穿T恤衫或衬衫加外套,现在也加穿上了羊毛衫;女士有怕冷者甚至穿起了羽绒服。昨日街上还偶尔一见的白色或浅色衣衫一夜之间就没了踪影,俨然冬天已经来临似的。这就是秋天,也只有深秋里才有的风景。
朝霞升起来了,把秋天的天空照得异常明亮。秋天的野花装扮得多姿多彩,在秋风吹动中悄悄地对话。天气渐渐清凉了,那往篱笆墙边蔓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一丛丛白色的小野花从菜地里探出头来,在凉爽的秋风中跳动着。一片枫叶离开枝头,随风悠悠荡荡地飘落,在生命的最后的旅程中给世界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形象。
杨树的叶子枯黄了,打着旋儿落下来,有的像小孩荡秋千,有的像水滴落在地上,还有的像飞机降落,花坛里有那美丽的月季花,有红的,有粉的,还有黄的……爬山虎的叶子已经慢慢地变红了,把墙染成了一片红色。 “沙沙沙”……“沙沙沙”……秋雨落在枯黄的叶子上,和落叶一起飘下来,好似一对要好的舞伴。秋雨落在凋谢的花瓣上和花瓣一起落下来,真美呀!阿,原来秋天这么美呀!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对的金色的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它们也许是喜欢这沉甸甸的金色,才选择在秋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的颜色真不少:黄色、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卷发的小姑娘。流连菊园或独自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我喜欢有花叶扶疏、朴实无华的菊花的秋天。
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茂密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蔚蓝色的天空.在深秋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江水,增添了浮云的彩色,分外绚丽。
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也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秋天的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测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读懂秋天
吝啬的秋天,一年只光临人间一次,它浓缩了多少哲理,像一本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书,让人们阅读,年复一年……
瑟瑟的秋风是这本书的封面,一阵风赶跑了夏的炎热,送来了秋天的清凉,人们就开始品味着秋天,品味着秋天的味道。秋风是严肃的,无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叶子吹落,剥去了娇弱树干的伪装,青松翠竹方显出英雄本色,任何虚伪在秋风中暴露无遗。秋风是不解人意的,总爱用“沙沙……”的伴奏吹出人们心中的忧伤,吹落人们眼中的凄凉。难怪总有人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吹不透的秋风,吹不透的忧愁。
悠悠的秋水是这本书的序言,“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夏来流过秋。秋水满载了春的芬芳,夏的热烈,又赋予了秋的神秘,它流淌着一个季节的情愫,一个季节的精华,沐浴在秋风中,体味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能没有超尘脱俗之快感?望不穿的秋水,望不穿的沉醉。
朗朗的秋月是这本书的彩页,“明月几时有”,待到中秋月圆,洒不尽的银辉笼罩着人间,抹不去的相思布满了心田。秋月一轮,映出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读不尽的秋月,读不尽的思念。
萧萧的秋叶是这本书的结语,从依附到颤动,从飘摇到旋转,从沉默到安宁,从有形到无言,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秋叶绽放美丽的过程。它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重生,它溶化为泥土,庇护了它前世的家;它升腾为空气,亲吻着它来生的嫩芽。一段生命的回归,没有埋怨,只有奉献;一种生命的轮回,没有悲哀,只有笑颜。数不清的秋叶,数不清的祝愿。
秋天,有时冷酷无情,拿出秋风扫落叶的魄力;有时又脉脉含情,像《秋日私语》所诠释的那样温柔清新。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怅的叶子凋零,又有叫人精神振奋的菊花盛开。秋天,勾起游子无限的思乡哀愁,又回报了辛勤农夫以丰收的喜悦……
秋天,读不尽,读不厌,更读不懂。然而读不懂的又岂止是秋天,还有那读秋的人……
秋天真好
秋天真好。它不像炎夏那样过于热烈,似火的骄阳炙烤着万物,使人们苦不堪言。而秋天呢?秋天则不同,秋凉如水,早晨和晚上,风儿悠悠,在你的脸上、手上、脚上,如丝绸般轻轻地滑过,胜过世间最温柔的爱抚。假若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一下,可以想象到菊花盛开的声音在耳旁轻轻地萦绕,树叶在风中如何潇洒地舞蹈,以及竹影婆娑,鱼翔浅底。秋日的长空,更是高远剔透,云是分外的飘逸,月是分外的清灵,星是分外的晶莹,太阳又是那样的深情,温柔地照在我们身上,不骄不燥,不愠不火,像典雅而含蓄的东方少女,不偏执,不狂热,却有浓情化不开的感受。诗经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的主角相互深情地注视,含情脉脉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们那种依依不舍的爱恋,或许就是大地对秋阳的感受吧!
秋天真好,秋雨也不逊色呀!秋高气爽,晴了这么多天,也该下下雨了,于是,轻云挂满天幕,细细密密的雨丝儿绵绵长长地垂下,叮叮咚咚地敲打着窗前的那株绿芭蕉,轻雾在湿润的屋面上袅袅而舞。乌瓦粉墙,透过木窗棂,微微的水气弥漫着,泡一杯芬芳四溢的香茗,捧一卷墨迹朦胧的旧书,细听珠落玉盘,雨打芭蕉。还有那棵合抱粗的桂花树,此刻细密金黄的花儿,已然开满了枝枝杈杈,桂香扑鼻,直沁心肺。若举一把油漆老伞,徜徉于池畔,荷花才凋残,莲蓬已孕育出饱满的籽实,荷叶舒卷自如,有鱼儿嬉戏其间,斜风细雨,将水中的清影击打得零零碎碎。翠竹亭亭玉立,在风雨中款款而摆,欲加清雅怡人。这一份秋的韵致,岂是言语所能表达的?
秋天真好。五谷飘香的秋风里,在乡村走走,随处是丰收的景象:沉甸甸地稻谷翻着金色的波浪;山坡上一树的红红火火,是柿子在渲染秋色的浓墨重彩;大片大片的果园里,红的苹果,紫的葡萄,滴香流饴,胜似翡翠玛瑙;还有土里的花生、红薯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及早地上市,走进你我的菜篮里了。农民们在田间地头,三三两两,或采摘,或收割,或装车……边忙活,边扯着惬意的闲话,黑黝黝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农民们是纯朴的,是憨厚的,是善良的,是勤奋的,他们春天的播种,夏日的辛劳,在秋天里盼来了最好的结果。他们所付出的,所希冀的,也在美好的秋天终于得到了回报。想想看,还有有什么比辛勤劳动后收获到丰年的果实更令人陶醉呢?
秋天真的很好!在秋风送爽的艳阳天气,带上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带上一份闲散的心情,去果实累累的山岗上,去收获希望的田野里,忘却红尘凡事,看秋水长天,雁阵南飞;看半山红叶,燃情四野。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难得的闲情逸致,也只有在淡远的秋天里才会感受到吧!此时此刻,想说的话只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秋艳。除却那些古往今来的曲意悲秋者,凡是热爱生活的人,不可能不赞美秋天,热爱秋天。让我们朗诵着秋的赞歌,投入秋天的怀抱吧!
秋天的纪念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他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秋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则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刘禹锡有《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诗人杨万里则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步》云: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李白从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逸兴湍飞,秋高气爽宜人秋色直入笔底:
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秋,是走向衰老的标志,成语“老气横秋”是也。然而它的另一面,却是成熟与老辣的象征,是清寒与寥廓的外显;是秋月朗朗,鹊桥飞渡;是枫叶萧萧,秋蝉默默。此刻,树叶完成了一个轮回,把自己交给大地,交给粗壮的根,在蜕变中孕育新一轮的成熟与丰收。因此,秋又是落叶对根的情思,是大雁对长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献是无私的,秋天给人的境界是深远的。
田园诗人王维,隐逸山林之中,写诗画画参禅,每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对秋天的感悟刻骨铭心而又深入浅出,物态自然,意象空灵,情与景融,意与境谐,他那眼中之山水,即心中之山水,即意象之山水。他的一组组山水诗就是一幅幅山水画,读了,心驰神往;看了,神与物游;品了,通会之境,人书俱老。《山居秋暝》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感慨于秋之空山的幽远空旷与寂静,禅意十足,归意可掬,那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竹喧与浣女,莲动与渔舟。是诗焉?是画焉?是禅焉?似是又不全是。这是一幅世外桃源归隐图,沉醉于兹,心旷神怡,这种诗画禅俱佳的秋的去处,纵使贵族王孙,亦足以陶然可乐,而流连忘返。
四季有四季的特点,“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我却独爱着秋天,秋天是令人怀念的。与春天的浓艳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秋天是富有个性的季节,秋天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秋天蕴藉着寂灭与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乡,秋天是朦胧诗人的底色。当春天伸张它慵懒断魂的双臂,当夏日豪情满怀悄悄远去,而冬夜万籁俱寂作客梦乡的时候,惟有秋天,面对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思绵绵与心灵震撼,没有懊悔与惊愕,没有固执与软弱,细细品味着淡淡的忧伤,涵泳着一片布满皱纹的宁静,以你的博大浑厚消解着春的轻佻与夏的轻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缄其口,“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热泪盈眶的感动写进生命的十四行诗。
秋天,我为你的每一片落叶而阵阵讴歌!
秋天,我为你的每一处苍老而击节赞叹!
秋天,我为你的每一个细节而怦然心动!
秋天,为你举杯!为你壮行!
秋天的孩子
一直觉得人的感受力在秋天特别敏锐,最能领略书中的况味、画中的意境,个个都成了诗人。
那天,在课堂上,我说“孩子们,让我们来聊聊秋天吧!”他脱口说出:“我爸妈在‘秋天’离婚……”
愣了两秒钟后,他像不小心泄露心底秘密似的,把头压得好低好低。我突然觉得这件事情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随时随地会倏然而出地刺伤孩子的心。
而后他一连串的对话,让我心中原本诗意的秋天急转直下——比冬天还冷。
课本上形容落叶是秋天托北风寄来的信笺,我觉得很美,他却说:“落叶根本是大树不要的孩子,只好乘着北风到处去流浪。”
我说:“秋天一到,候鸟又来到,它们千里迢迢渡海洋到台湾做客。”他说候鸟费尽千辛万苦,只是为了找妈妈,就像“万里寻母”的故事一样。
“秋天,橘子红了!”他说橘子是妈妈最爱的水果。妈妈总是把橘子剥得好干净,肥肥嫩嫩、圆圆滚滚的,像光着身子的小婴儿,看了忍不住想吸一口。
我说:“入秋后,八月桂花香!”他说他记得桂花的味道,妈妈曾带他到公园捡拾飘落的桂花,然后掏一把封进茶叶罐里。
妈妈说,过些时日,桂花香和茶叶香就会像我和她一样你侬我侬永不分离。
“秋天,蟹黄肥了。”我说。他眼里有股超龄的怅然,冷冷地问:“老师,螃蟹爸爸和螃蟹妈妈生完小螃蟹后,会离婚吗?”
我说:“秋天很好,有中秋节呢!”他说自从妈妈不在身边,月饼吃起来不甜;月亮怎么看都不圆。
我说:“秋天枫叶红了。”他说那是因为枫叶宝宝心里难过得要命,却又憋着不哭,才会把脸憋得红通通。
“秋天,芒草白了山头。”他忧心忡忡地问:“如果我长大,妈妈头发都白了,她还认得我吗?”
他说……
他说……
我说不出话来,闻到了秋天的萧索。
——选自《台港文学选刊》2002年第3期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