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罗新璋 译 司汤达《红与黑》
国内我认为罗新璋是傅雷译法最好的传人,对傅雷译法的揣摩,可谓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他当年在北大学习的老师,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李健吾。
我真的感觉他来做翻译真的是大材小用,他翻译的文字丝丝入扣,动人心弦,而且文章的风格极为老道稳健,任何一篇作品拿出来都不逊色于像苏童、王安忆这些当代文学大家,这本书需要细细读,细细品。也许每一个想奋斗的人都像书中的于连,关键是你能摆脱命运的纠缠吗?可能我们真的需要孤独思考的时间,就像罗新璋老先生所说的:“孤独的时候,很深的东西才能进入到内心”。
15、赵罗蕤 译 艾略特《荒原》
这位女士可是不得了,据说她和大诗人艾略特是朋友,所以由她来翻译艾略特的《荒原》可能真的是最合适的,其余版本和它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几乎可以忽略。她当年受诗人戴望舒邀请翻译《荒原》,结果一经发表便备受赞誉,林语堂称为“翻译界‘荒原’上的奇葩”(这话在现代语境好像不对味啊!呵呵)。这位女士而且极有眼光,看上了大才子陈梦家,神仙眷侣啊,令人艳羡!
16、梅益 译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么经典不用说了,我没有在当年那个语境呆过,这本书也许真的影响过整整一代人。丢开那些意识形态的争论,单纯地把这本书当作小说来看,是相当不错的。在中国他是第一个翻译这本书的,也是最经典的版本,相当棒,读起来极有画面感,就像在看电视剧,看的过程就是一个字——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