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美文赏析 > 美文欣赏 > 正文

:记忆中的爷爷,成了一张旧报纸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19-09-20
:

我们这地方,称呼爷爷叫做公,称呼奶奶叫婆。

我对公的一生没有多大了解,因为父亲叔伯们没有对我说过公的人生。只听父亲和大伯说,公年轻的时候,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割谷子,别人都要两个单手才能放成一个谷把子,而,一个单手就是一个谷把子,比别人快了许多。还说公年轻的时候,人长得很英俊。以至于我大公说媒时,媒人让我公顶替大公去相亲。我亲自问过公年轻时候的故事,他没说,只是说,一年四季就种田干农活。也是哈,公本来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在那些年代,没有现代这样丰富的业余生活,庄稼人的日子,除了农活,就是走走亲戚,或者上街赶赶场。从我记事起,公就没有在生产队的地里出工了,只在家做做饭,喂一下鸡鸭鹅猪牛羊等畜生,打理一下自留地里的庄稼。听父亲说,公因为在生产队里上班受伤严重,一根竹桩从腋下穿入且穿透肩胛。这以后,他就在家修养了。

公特别喜欢喝酒。父亲说,他们七弟兄加上公,八人坐一桌,5斤酒在桌上传几圈就没有了。这一点,从公晚年的生活中也看出来了。他晚年直到去世都保持了酒瘾,顿顿饭前必须喝一点。有时,半晌午或者半下午,也要喝几口解馋。那白酒,是我们喝着割喉咙的老白干哟。

对了,我还知道公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不过,他认得到钱,帐也算得清楚。

公对我的关爱,我是铭刻在心的。

我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外婆家在当时的龙江乡鱼洞村,我父亲的老家在来凤镇的石安村,两地相距20里地。7岁之前,父亲、母亲、我一直生活在外婆家。那时,我舅舅没有成年,大姨二姨结婚走了,外公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饿死了,外婆身边,只有我母亲和舅舅这两个子女。我母亲排行老三,是舅舅的三姐。父母结婚的时候,舅舅只有十几岁,还小,于是,我母亲就留在外婆身边照顾外婆和舅舅。

我7岁那年,舅舅结婚了。当时的农村风俗,一个家庭的所有财产都是儿子的,女儿无论怎么好,都没有份。舅舅生性本来吝啬,对于利益特别计较,不可能把他认为理所当然属于自己的房子分两间出来给自己的三姐。舅舅认为,我们留在鱼洞,就是想分他的家产。有一次,舅舅和母亲因为房子的事情又大闹起来,竟然将我和母亲赶出家门,那个漆黑的夜晚,我和母亲只好在邻居谢娘娘家里住了一晚。那一晚,对于母亲和我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屈辱,现在想起来都十分伤痛。对于母亲和舅舅之间的矛盾,外婆无法调解。外婆虽然十分善良,但夹在儿子和女儿之间,特别是她想到今后要靠儿子赡养,便不好过分地说什么。父母本打算在外婆所在的鱼洞村买一个房子住下来,距离外婆近点,好照顾外婆,但是,由于房屋价格没有谈拢,再加上那个房屋是陈年老屋,有些破旧,所以,父母无奈之下,我们一家子回到了父亲的老家来凤。

回到来凤不久,父亲他们几弟兄就提出分家。公和婆也认为,儿子儿媳多了,应该分家过了,免得因为家务事的多少或者分配不公导致矛盾。在我们回到来凤老家的一段时期,大家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端倪,妯娌之间、弟兄之间,已经有了隔阂。于是,公召集几个子女,开始分家各自过生活。由于父辈弟兄多,我们分得的财产少,只有一间半房屋和两三件旧家俱。

才兴家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家的苦日子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最苦的是吃和住。关于吃。我父亲在煤矿工作,家里就母亲、小弟、我母子仨。由于没有劳动力,家中从生产队里分得的口粮少,所以,我们一年四季粮食不够吃。每顿饭,我们只能吃半饱。由于我们房屋少,没有猪圈屋,所以,也没有肉吃,我们一年难得打几顿牙祭。关于住。我家就一间半屋子,厨房和公他们共用。父亲每周回来,我们一家四口只好挤在一张床上。

这个时期,我得到公最大程度的关爱。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田坝里的童年
下一篇: 十八年后回母校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