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界、结局之别
始于是坚持自己的标准不妥协
还是选择退而求其次
你曾经想找一个喜欢的人结婚过日子,后来年龄大了,家里又逼得紧,于是心想算了吧,找个差不多的凑合过吧。
你曾经想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碰壁几次之后,心想无所谓了,只要能挣钱,差不多就行了。
你曾经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主张,结果总是在争吵之后闹得很不愉快,于是“顿悟”做人何必那么较真,马马虎虎也就过去了。
生活中最常上演的戏码,就是退而求其次。这甚至已经成了人们心中的处世智慧,美其名曰“退一步海阔天空”。
于是你只能活在不满和抱怨之中。你只能平庸。
关于这一点,老祖宗说得尤其深刻。有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这句话有两个版本——
唐太宗《帝范》: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两句话的意思没什么两样,更精炼全面一点说,便是: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无所得。
说得更明白点:你标准高,达成的目标才可能高;你要求严,得到的结果才可能好。虽然不是什么样的标准就一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却一定是正相关。
那些结局为上的人,求的则一定是“上上”。优秀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永远对自己做到的不满意,那些让常人艳羡的结果,其实都离他们理想中的甚远。
反之,就是不断放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得到的结果就只能是越来越差。
当退而求其次成了一种习惯,不尽人意就形成了惯性,形成一种越妥协越失败的恶性循环,这就是低端人生的来源。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说得很是透彻。
你一直以为:妥协一些,将就一下,这个世界就会为你让出一席之地;但你却发现,除了失去更多,抱怨更多,你什么都没得到。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