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收集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能够说出引起两种变异(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 观察法、测量比较法、统计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大小两个品种的大量花生;有关生物变异的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学生准备: 收集生物的变异的资料或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生男与生女”的问题,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内容。 (注:打开投影片,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投影片: 1.人的性别遗传,科学家们最早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的观察上? 2.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异。 3.为什么说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注:学生回答。) 学生1:科学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的观察上。 学生2: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学生3:男人一次排精子可产生上亿的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只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只含y染色体的。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 (注:对回答不完善的同学教师可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自己完善;对此教师给予鼓励性,赞扬性的评价。) 教师: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像我们在第一节中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这些都源于生物的变异。接下来大家请看关于生物变异的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注:可播放有关的图片资料。如:棉花的短果枝与长果枝;水稻的短秆与长秆;果蝇的白眼与毛眼、残翅与全翅;家鸽羽毛的灰红色与白色;人的色盲、糖尿病、白化病等;植物中的白化苗等等。播完后立刻关上。) 教师:看完之后,请大家回想并叙述你所看到的因生物变异而呈现相对性状的例子。 (注:学生每回答一种,教师重新打开其图片以巩固和验证其准确性。)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