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物理基础训练8
基础训练8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一)
(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两个实验的原理。方法,能通过实验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求初速度的方法。第14题为创新题。这种类型的题的特点是能在掌握实验原理后训练学生设计简单实验,培养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创新的能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在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用A、B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O处,如图1—8—1所示,此时α+β=90°,现在保持A读数不变,减小α角,要使质点仍在O处,可采取的办法是
A。增大B的读数,同时减小β角 B。增大B的读数,同时增大β角
C。减小B的读数,同时减小β角 D。减小B的读数,同时增大β角
2。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3。在“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如图1—8—2所示,使b弹簧秤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的读数变化是
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增大
C。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D。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4。由“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所得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合成
A。速度 B。加速度 C。动量 D。动能
5。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