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设全集,集合则
A. B. C. D.
2. 设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其中为实数,则( )
A.-3 B.-2 C.2 D.3
3.设命题,则为( )
4.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且a2=3a4-6,则S9=( )
A.25 B.27 C.50 D.54
5.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工人,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农民
B.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
C.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工人,丙是农民
D.甲是农民,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工人
6.设A、B、C是半径为1的圆上三点,若,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7.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8.中国古代近似计算方法源远流长,早在八世纪,我国著名数学家张遂在编制《大衍历》中发明了一种二次不等距插值算法:若函数在x=x1,x=x2,x=x3(x1A. B. C. D.
9.设函数的导函数为,且,则曲线在点(4,f(4))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10、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d>0”是“S4 + S6>2S5”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