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 > 正文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06
: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

2.思维与审美:(1)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2)深入领悟作者“尽吾志”“深思而慎取”的思想观点。

激趣导入

我国地大物博,奇山异水遍布大江南北,历代文人骚客、雅士名流多喜欢访游这些胜景,挥毫泼墨,吟诗作赋,描写各地各时独特的风景,借以抒发其胸中块垒,或失意仕途,或忧国忧民,或高超出世,一言以蔽之,多是景为情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独出机杼,走出了写景抒情的窠臼,进入了记叙说理的新境界。那么此文记了什么地方的胜景,又阐述了什么道理呢?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墓旁的小屋。庐,屋舍。冢,坟墓)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华山之阳(山的南面)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其文(碑文)漫灭(模糊、磨灭),独(只有)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犹可识,曰“花山”。今言(说)“华”如“华实”之“华”者,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音谬(错误)也。

请概括段意:介绍褒禅山的概况和名称的来历。

(第二段)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出(从旁边涌出),而记游(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从、自)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达到尽头)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见到的景象)愈奇。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还)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