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登勃朗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意蕴。
2.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作者行踪,体会文中优美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
2.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勃朗峰的壮美姿态,体会作者游历勃朗峰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探险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行踪,体会文中优美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并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勃朗峰的壮美姿态,体会作者游历勃朗峰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探险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登山吗?你们登过最高的一座山是哪一座呢?在欧洲,有一座山叫“阿尔卑斯山”,它的主峰叫“勃朗峰”,因其山势陡峻而成为欧洲名胜之一。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马克·吐温一起,看看他是如何登上这座山峰的。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其作品的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语言风格诙谐讽刺,笔调轻松幽默,简洁明快。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他的代表有《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翌日(yì) 焦炙(zhì) 辚辚(lín)
怜悯(mǐn) 俯瞰(kàn) 急湍(tuān)
拾阶而上(shè) 纤指(xiān) 皑皑(ái)
峰巅(diān) 斑斓(lán) 轻歌曼舞(màn)
妩媚(mèi) 驻留(zhù) 灼灼(zhuó)
瞬息万变(shùn) 霓裳(ní) 纷至沓来(tà)
蔓延(màn) 沟壑(hè) 醺醺(xūn)
(2)词语释义
焦炙:形容心里像火烤一样焦急。
辚辚:形容车行走的声音。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