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一下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7
:淮安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春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一第25题,共25题50分)材解析题(第26题一第28题,共3题40分)问答题(第29题,10分)共三部分,考生答题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表上无就。本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来后,请将本试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来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宇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考员在答題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相持合
4.单项选择题必须用2B4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業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掉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必须用黑色字速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五,在其他位五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战国时有位思想家曾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是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主张,故选D。老子为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孔子为主张德治的儒家,墨子为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三者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学生根据不同思想流派的特征即可作出判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长期以来,史学界根据董仲舒的天人对策,认为“罢黜百家”最早由董仲舒提出。但现代学者陈业新经过史料考证认为:“罢黜百家”一语最早出自丞相卫绾。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 历史记述年代久远不可信
B. 现代学者研究成果更可靠
C. 史料变化会影响历史认识
D.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