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主备课: 执教者: 审核:
课题
鸟的天堂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乌的天堂”。
2。 、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和美丽。
1。 过程与方法:
(1).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2).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3).质疑问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广东新会“鸟的天堂”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 案
导 案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我知道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1、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我知道(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 我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请请教大家。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以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2、质疑问难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