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 > 正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人教部编版 (1)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15
: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

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步骤

第四课时《山居秋暝》

1。学生齐读

2。解题

问:我们赏析诗歌的第一步是理解文意,解题又是我们理解文意的开始。我们看题目,《山居秋暝》,“山居”即山中居所,“秋暝”即秋天的傍晚。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是写景还是叙事或状物?

明确:写景。

问:既然是写景,那它的艺术技巧最有可能的是什么?

明确: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理清文意

(1)问:首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师示范:秋天傍晚,高山寂静,雨后初霁,空气清新,天气凉爽。

(2)问:颔联又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刚才老师已经给大家示范了一次,这次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说说。

明确: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了进来;清清的泉水从石上淙淙流过。

(3)问:结合注释,想想看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明确:竹林里传来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的少女洗罢归来;荷叶纷披,原来是打鱼船顺流而下。

4。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1)问:这三联都有哪些意象?

明确:鱼、月、松、、泉、石、竹、浣女、莲、渔舟。

(2)问:这些意象组成的图画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幽、宁静、清新。

(3)问: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心态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人教部编版 (1)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