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
【教材分析】
《梦回繁华》是第五单元最后一课,第五单元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时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梦回繁华》作为自读课文,承担的任务是学法迁移、运用,由扶到放,由教到用。所以本课学习应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课作为说明文的特征,进一步体会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形成阅读此类文章的策略,并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
【教学目标】
1.梳理出文章介绍的《清明上河图》的知识,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知识性特点。同时通过《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感受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 运用浏览与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通过抓关键句来理清文章说明的脉络,明确文章运用的说明顺序及方法,体会条理分明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3. 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查阅《清明上河图》的资料,观赏画作,了解图画内容,阅读相关介绍,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带着了解进入课堂学习。
(2)阅读课文,标出文中认读困难的字或不理解意思的词语,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注明读音,批注词义。
2.边读边悟
(1)课文围绕着《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例句。
(3)如果我要为同学们介绍《清明上河图》,我打算怎样介绍?
3.学贵有疑
(1)勾画出阅读中理解困难的语句,批注疑问;或勾画出喜欢的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2)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幅画作历十年画成,宋徽宗作为第一收藏者,曾亲笔为之题名。元、明、清三代辗转飘零,历经劫难,解放后入藏北京故宫。它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它被尊为“中华第一神品”。它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这就是——北宋著名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梦回繁华》这篇文章走近这一国宝级画作。
二、 检查字词预习
(一)字音
1. 汴梁(biàn)2.题跋(bá)3.桅杆(wéi)4.遒劲(jìng)5.长而不冗(rǒng)6.舳舻相接(zhú lú)7.摩肩接踵(zhǒng)8.纤夫(qiàn)
(二)词义
1.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2.跋涉: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
3.遒劲:形容雄健,有力量。
4.行旅: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5.赶脚: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的活计;赶着牲口供人骑用的人。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