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上册 > 其他 > 正文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4月二诊试题(带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2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4月调研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准备征伐未及时进贡的犬戎,祭公谋父以“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试图谏止,穆王执意西征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此后,戎狄不朝。这一记载表明
A. 分封制下君臣关系制度化
B. 古代谏议制度起源于西周
C. 仁德治国的观念源远流长
D.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动摇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祭公谋父的谏言强调“德政爱民”,执意用兵的周穆王并未达到目的,使“戎狄不朝”,这一结果反证了“德政”的价值,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下的君臣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谏议制的起源,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周天子地位的动摇,故D项排除。
2.《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A. 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B. 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
C. 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
D. 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斯所编的《仓颉篇》以小篆书写,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故而民间不识,这说明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文化没有中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书法艺术,故D项排除。
3.唐玄宗时简选翰林学士入值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目为内相”;穆宗时宰相李逢吉势倾朝野,&ldquo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4月二诊试题(带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