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一下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山西平遥中学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王晓强
第一卷 选择题
(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
C.均田制的实行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3.下列图示中所示的生产技术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4.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下列可以证明的是
A.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茧壳
B.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
C.马王堆墓中出土了素纱襌衣和起绒锦
D.钱山漾遗址佐证人工育蚕技术出现
5.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是一个商业革命的时代。下列能够反映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6.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生产技术的成熟                                   B.粮食产量的稳定
C.精耕细
山西平遥中学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