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提纯 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方法及其原理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A 除去NO中的NO2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NO不反应 B 除去乙醇中的水 加入无水硫酸铜然后蒸溜 无水硫酸铜能结合水形成晶体 C
物质的检验 1、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B的pH≥7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 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 2、某氮肥样品可能含有NH4HCO3、NH4C1、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称取该
离子反应 1、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溶液中:、、、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C。3%溶液中:、、、 D。0。1溶液中:、、、 2、在常温下,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B.Na+、、、Cl- C.K+、Na+、Cl-、Br-D.K+、Cl-、Ba2+、 3、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实验设计与评价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对应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已变质 B 苯和溴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经足量的洗气后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 C
实验基础操作 1、选用如图所示仪器中的两个或几个(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C→D→F→E→B B。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C。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D。丁中溶液褪色,丙中溶液不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 2、关于下列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同分异构体的性质 1、下列有关立方烷()、棱晶烷()、盆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B。这三种有机物的二氯代物都是烃类衍生物 C。棱晶烷和盆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盆烯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一样 2、有机物W、X、Y、Z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都是不饱和烃 B。W、X、Y、Z中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2种 C。W、Z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W更多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1、有机物a和苯通过反应合成b的过程可表示为下图(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B。若R为—CH3时,b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C。若R为—C4H9时,则b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可能的结构共有12种 D。若R为—C4H5O时,1molb最多可以与4molH2加成 2、已知有和二种结构,、组成中相差一个氧原子,则的一元取代物种数和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种数() A。相同 B。一元取代物种数多 C。同分异构体种数多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盐酸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的电离与氨相似,已知在常温下},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代表滴定NaOH溶液的曲线,②代表滴定溶液的曲线 B。b、c、e三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e点 C。盐酸滴定二甲胺溶液的实验中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比选酚酞误差更小 D。d点溶液中: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有关下列图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C。若正反应的,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由图d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 2、对于可逆反应,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是否加入催化剂,可得到如下两种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D。图II中阴影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有气体X的集气瓶口 试纸变蓝 X—定是 B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溶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