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定义及其价值,掌握中国现有湿地现状。 2.针对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导学案 【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重点难点】: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2.环境伦理观的形成。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如何做好防震准备。 2、掌握避震及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技巧。 3、理解掌握如何做好防洪准备及洪水中的应急措施及救助。
教学重点 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 教学难点 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中国的水文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 2.理解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和危害。 3.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理解长江中下游多水文灾害的原因。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2、掌握风暴潮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 3、结合实例,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水文灾害在一些地区多发的原因。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旱灾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2. 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区的类型与成因。 3.掌握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4. 了解我国寒潮发生的时间 、侵袭的路径及沿途的变化,认识寒潮的危害性。 5. 掌握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及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6. 认识气象灾害多发区的主要危害。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中国地震形成的原因、分布及造成的危害。 2. 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理解中国地震灾情的主要分布特点。 3. 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掌握时空分布特点。 4. 掌握中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理解多发区的自然和人文原因,了解造成的主要危害。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