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戴望舒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2. 简要了解萧红的身世及其与戴望舒的友谊。 3. 把握本诗的情感内涵。
《萧红墓畔口占》九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创作背景 是近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是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它包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
初中语文短诗《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萧红墓畔口占》教案设计 目标导学二:《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
一、戴望舒生平简况 1905年生于浙江杭州。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 1926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加入共青团。 1928年发表《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 1929年4月,诗集《我底记忆》出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