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记住了美女蛇的传说,记住了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随着《社戏》再一次走近鲁迅,去感受儿时的快乐。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迅哥儿”一起去看“社戏”,与作者一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体味少年时代的快乐与浪漫。 2、能根据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分析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朗读、背诵文中相关段落,积累优美经典的语言材料。 4、体会、欣赏本文细致逼真、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
第1课《社戏》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1 社 戏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1 社戏 【教学设想】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充满童真童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我们利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让其“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尝试着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物我两忘”的境地。基于此,我设想让学生多读、多听,去感受语言的情趣、语言的美感以及其中的情感。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迅哥儿”一起去看“社戏”,与作者一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体味少年时代的快乐与浪漫。 2、能根据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分析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朗读、背诵文中相关段落,积累优美经典的语言材料。 4、体会、欣赏本文细致逼真、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
1.社 戏A组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哄骗(hǒng) 闹哄(hōng) 起哄(hōng) 哄抢(hōng)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
1 社 戏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
《社戏》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我”难忘“好豆”“好戏”的原因。 2、了解文中主要人物双喜的个性特点,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欣赏“月下航船”中景物美,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
社戏 鲁迅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 归省( ) 行家( )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