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电路和外电路 (1)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线圈相当于电源。电源的正负极可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定,要特别注意在内电路中电流由负极到正极。 (2)该部分导体或线圈的电阻相当于电源的内电阻,其余部分是外电路。
1.感应电动势 (1)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产生条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3)方向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
知识点1 磁通量 1.概念: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和B的乘积。 2.公式:Φ=BS。 3.公式的适用条件 (1)匀强磁场; (2)磁感线的方向与平面垂直,即B⊥S。
知识点1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组合场中的运动 1.复合场与组合场 (1)复合场:电场、磁场、重力场共存,或其中某两场共存。 (2)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场分时间段或分区域交替出现。
1.磁场 (1)基本特性: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磁场力的作用。 (2)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即是N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1.闭合电路 (1)组成 (2)内、外电压的关系:E=U内+U外。
1.电流 (1)形成 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1.常见电容器 (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 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及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
题一: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 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均为9.8 N C. 力学中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D. 按力性质可分为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