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期末考试 内容列表

有关“期末考试”的内容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

  •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 高一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 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 高一期末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 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奴隶(lì) 浸渍(qìn) 籼米(shān) 力能扛鼎(gāng) B.弄堂(lòng) 譬如(pì) 解剖(pōu) 三年五载(zài) C.绯闻(fēi) 默契(qì) 倾轧(zhá) 叱咤风云(zhà) D.租赁(lìn) 忸怩(niǔ) 贿赂(lù) 摘星揽月(l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笙萧 暮霭 肆无忌惮

  • 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奴隶(lì) 浸渍(qìn) 籼米(shān) 力能扛鼎(gāng) B.弄堂(lòng) 譬如(pì) 解剖(pōu) 三年五载(zài) C.绯闻(fēi) 默契(qì) 倾轧(zhá) 叱咤风云(zhà) D.租赁(lìn) 忸怩(niǔ) 贿赂(lù) 摘星揽月(l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笙萧 暮霭 肆无忌惮

  •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