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期中考试试题 内容列表

有关“期中考试试题”的内容

  •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题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高二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 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题(1)新人教版

    1、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技术遵循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 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 D.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

  • 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毒害中国人民    B、削弱清军的战斗力    C、扭转对华贸易入超   C、掠夺中国原料

  • 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6.同一个人的神经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信使RNA不同 B.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核糖体不同 D.转运RNA不同

  •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用放射性核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1.同种红蚂蚁群一起向一个大型昆虫进攻,并把它运回巢穴。这个例子所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B.种间互助和种间斗争 C.种内互助和种间斗争 D.种内斗争和种间互助

  • 四川省绵阳市八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新人教版

  • 高二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1、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其原理是( ) A、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 B、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 C、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D、预防接种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

  • 高二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DNA是转化因子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