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
《愚公移山》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冀州( ) 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 ) 荷担者( )孀妻( ) 始龀( )穷匮( ) 亡以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 姓名 22.愚公移山 [15常德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
22 愚公移山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万仞(rèn) 惩山北之塞(sè) 出入之迂(yū)荷担(hè)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穷匮(kuì) 箕畚(běn) 魁父(kuí
学习目标: 1、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体会愚公这个人物形象。 2、理解对比和烘托的写法。 3、懂得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所讲述的道理。 自学指导: (方法:请小声阅读课文第一段和第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知识点梳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22 愚公移山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概述故事情节。 (重点) 2.分析愚公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领 悟其思想意义。(重点) 3.培养敢于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