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1、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2、本文通过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第23课《诗经》两首 第一课时 关雎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重点) 3.了解诗中运用的赋、比、兴和反复等写作手法。(重难点)
第22课《礼记》二则 第1课时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2 愚公移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子及相关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的能力。(重点) 3.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重点) 4.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重难点)
第21课《庄子》二则 第1课时 北冥有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3.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19课《庄子》故事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丰富文言知识。(重点)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重点) 4.感知惠子和庄子在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学目标 1.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3.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4.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