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
章末分层突破 (教师用书独具)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持续性 ②区域性 ③生态破坏 ④崇拜自然 ⑤生态农业 ⑥资源短缺 ⑦社会持续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重难点)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重难点) 教材整理1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阅读教材P90至P92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代 依赖与崇拜自然:两者之间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两者之间对抗性增强,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
章末分层突破 (教师用书独具)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空间形态 ②大型化 ③市区环路边缘 ④交通网层次 ⑤点 ⑥管道运输 ⑦密度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重难点)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难点) 教材整理1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阅读教材P82~P83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
章末分层突破 (教师用书独具) 请你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 ①环境因素 ②新工业区 ③工业集聚 ④科技进步 ⑤导向型工业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识记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特点。 2.理解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概况,运用区位知识分析其发展条件。(重难点) 教材整理1 传统工业区 阅读教材P65~P68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布(主要):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3.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4.核心:大型工业企业。 5.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1.知道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2.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重点) 3.运用资料,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重难点) 教材整理1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阅读教材P62~P6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联系 (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①共同利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1.了解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难点) 3.运用材料,分析判断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影响。(重难点) 教材整理1 工业区位因素 阅读教材P58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