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即大洋环流,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的过程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本节教材共两目。第一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阐述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形成与环流方向,并通过“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说明实际洋流的分布更为复杂。第二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阐述了洋流及其变化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环境污染几方面的影响。这些内容综合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
3.3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2.2 月球和地月系(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及月相的变化和月球对地球的意义等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太阳和太阳系 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的能量来源。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巨星、中子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3)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2、 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1.1 天体和星空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宇宙的物质单位——天体,了解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的基本特征,明白星座的概念,能根据星座辨认九月星空,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 2.学生通过学习分析恒星之间的距离和运动、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从而感受天文尺度的时空概念,增强现代宇宙意识。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2.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及评价。(重点) 3.理解能源基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治理措施。(难点)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