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到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
炉火的微光渐渐暗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1.“我”要走时,“她”做小橘灯和送小橘灯给“我”时的动词,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根据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春寒料(qiào)___________ 轻柔(xiān)___________细 (màn)___________步而去 弃(zhì)___________不顾 怅(wǎnɡ)___________ (zhù)___________望 3.根据句意,句中括号里的哪个词填到括号前的横线上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1.蝴蝶______(给 被)雨水打落在地面上。 答:_____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纤维(xiān) 奢侈(chǐ) 仙露琼浆(qióng) B.迸溅(bìng) 伶仃(lín) 稍纵即逝(shì) C.怪癖(bì) 唿哨(hú) 凶神恶刹(shà) D.希翼(jì) 婆娑(sā) 钧钧告诫(jūn) 2、对划线词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
1、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鼻句(hōu)声 黄发垂髫(tiáo) B.环谒(hè) 曳屋许(xǔ)许声 C.泯(mín)然 阡陌(bǎi)交通 D.城阙(què) 芳草萋萋(qī)
1、加点字的韵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归省 屏气凝神 B.羯鼓 水银泻地 C.冗杂 泉水淙淙 D.娇憨 戛然而止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剔透(tī) 抉择(jué) 跻身(jī) 模样(mó) B、遗孀(shān) 地窖(gào) 发绺(liǔ) 焚香(fén) C、牛犊(dú) 聘用(pìn) 占卜(bǔ) 揩油(kǎi) D、抖擞(sǒu) 水榭(xiè) 踱步(dù) 遴选(lín)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1.nièrú(嗫嚅 ) 2.nì( 腻 )味 3.斑máo( 蝥 ) 4.蝉tuì( 蜕 ) 5.收liǎn( 拢 ) 6.kuī( 盔 )甲 7.人声dǐng( 鼎 )沸
一、填空:(19%) 1.晨兴理荒秽, 。(l%) 2.《过故人庄》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他与王维是当时著名的 诗人,诗题中的“过”是的意思。诗中描写山村风光的诗句是“ ”。( 6 %) 3.《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把游春人的活动和春景结合起来描写,做到情景交融的两句诗是: (2%) 4.《书湘阴先生壁》的对仗句是 (2%) 5.《游山西村》中“ 。”这两句诗流传最广,后人常弓拥这两句诗来比喻 : (4%) 6.(《议论语》六
4.仿写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答案:教室前面有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