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 A.实现社会和谐 B.强调民本思想 C.巩固统治者地位 D.促进儒学发展
1.“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2.“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孟子 B.墨子 C.朱熹 D.李贽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