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
A.实现社会和谐 B.强调民本思想
C.巩固统治者地位 D.促进儒学发展
3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4.“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
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 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地震发生后,某皇帝第一反应是认为自己得罪了上天,并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施政得失。这一行为反映了
A.“君权神授”思想 B.“为政以德”思想
C.“君轻民贵”思想 D.“天人感应”思想
6.“其实儒家思想的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参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关于新儒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儒学的胜利某种程度上说是法家的胜利
B.新儒学顺应时代需要,有利于各种思想并行不悖
C.新儒学使君权无拘无束,在君民关系上突出了君本位
D.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和佛教思想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