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石潭记 第二课时 1.品味文中语句,学习本文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2.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3.在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背诵全文。 再读
9 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 1.疏通文意,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上一节课,我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河水流逝,大自然的变化,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这篇课文就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 今天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
课外古诗诵读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
八下课外古诗词(二) 5.《题破山寺后禅院》6.《送友人》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8.《卜算子·咏梅》 5.《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灯笼》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吴伯箫的《灯笼》,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念。 一、教材
7 大雁归来 1.明确说明的对象及其特点,了解大雁生活习性。 2.能正确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爱鸟情怀。 3.激发情感,珍爱保护野生动物。 大雁在我们生活中并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