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19高考语文复习
关于2019高考语文复习,我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三“思”
俗话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可见,思维方式对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有什么样的生命状态,也就决定了你过什么样的人生。同理,在高考复习中,老师的思维方式、思维意识决定了学生的复习方向、复习方法和由此达到的效果。
一名语文老师在带领学生复习过程中要具备三“思”。所谓三思,即三种思维方式。
1. 后视镜思维
后视镜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要有往后看的意识,老师要具备回顾过去三五年来高考试卷变化、调整和复习中的得失的意识,在回顾中避免新一届学生复习时走弯路。体现在学生做题方面就是要时刻总结做题时的教训,时刻回顾复习过的知识点,始终记得平时练习中积累的宝贵教训。
2. 远视镜思维
当然,老师在复习中更要具备远视镜思维方式,也就是要敏锐把握各种高考动态,捕捉有价值的高考信息,预测或感知高考的变化趋势,及时补充新题型、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高考改革的节奏,切准新课标调整的方向,带领学生稳步前行。
记得在2017年高考之前一个月,网络上关于共享单车的话题和争议非常多,显然,这是当时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聚焦的问题,于是我搜集了很多相应的阅读资料供学生了解和积累,结果在全国1卷直接出现在作文材料中,全国2卷出现在材料阅读题中。学生在试卷中看到这个话题,不再感到陌生和无从下手,相反,熟悉的内容、熟悉的解读给自己的心理带来很大安稳和信心。共享单车这个话题在很多偏远地区,在多数三四五线城市都还没有出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具体体验和感受学生其实还很茫然很抽象,在老师提供的资料解读下就可以直观认识、深度理解。再比如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备受全国关注,结果在6月的高考语文新课标试卷中作文方面就考到了“同学关系”这个话题。
尤其是到了复习最后阶段的高三学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