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正文

:蝙蝠与雷达教学反思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撞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一、成功之处:
1、三次不同的实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得出结论,降低了讲解的难度,使教学重点迎刃而解。
2、通过细致的讲解和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明白蝙蝠探路的方法。由于本文所叙述的内容,学生大都没有感性认识,这篇课文对聋生来讲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演示蝙蝠夜间飞行探路方法时,我针对聋童认知特点,将手语与身体的肢体语言紧密结合,假设自己就是蝙蝠,前方有一棵大树,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大树,马上把这一信息传到耳朵,蝙蝠就知道前方有大树,便绕过大树。这就是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这样形象生动的演示,使原本高深奥妙的科学原理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觉得课文不再那么难以理解,真正做到化难为易。
3、鼓励学生复述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说充分。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说的层次性,帮助学生积累课文语言。
4、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采用了简单示意图,直观地显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画出雷达的工作原理图,再借助这两份示意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化难为易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不足之处:
课文的四、五自然段介绍了科学家做的实验,是文章的难点部分,我设计了表格要求学生填写。通过填表,学生理解了蝙蝠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而且是配合起来探路的。考虑到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解释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读书并找出这些语句,再读一读,比一比。虽然我设计了很多恰当的点拨与设问,但课堂上学生对这样的知识较强的课文还是理解得不够深刻,领会得不十分得当。一节课要完成这么多知识的传授是不可能的,课前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课后还要加强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同时聋生知识视野还要再开阔些,那样讲解课
蝙蝠与雷达教学反思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