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训练] 练思维 练规范 练就考场满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
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
C.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解析: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与种群迁入率、迁出率等无关,A错误;调查种群密度,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等有着重要意义,B正确;研究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C正确;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种群的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
答案:A
2.(2018•吉林延边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B.种群中不同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可表现为垂直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D.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项正确;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变化决定着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K/2时,曲线斜率最大,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项正确。
答案:B
3.关于标志重捕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B.调查时随机选择捕获动物的区域
C.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第一次一致
D.动物的迁入、迁出将导致估算结果误差偏大
解析: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样方法,A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选择捕获动物的区域,B正确;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第一次一致,C正确;动物的迁入、迁出将导致估算结果误差偏大,D正确。
答案:A
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功能,从干沙地开始的湿地演替过程: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下列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