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化学教案 > 高三 > 正文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本章是继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学习之后,进一步从分子角度让学生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要章节,同时也对高中阶段所学元素化合物和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拓展和提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则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常见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续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2、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辨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会判断共价键极性的相对强弱;
能辨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个别实例归纳、概括出一般模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由表及里地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通过分析、概括、建模活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的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在分析、推理、概括、建模过程中体会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3、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极性键、非极性键的理解和辨识;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辨识。
教学难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辨识。
二、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仍有欠缺,对抽象内容的学习则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大班授课,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客观上存在基础不一、程度不齐的问题,需尽量组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三、 教法和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对比迁移、实例分析探究与模型整合相结合
学法:分析归纳、合作探究、思考交流、练习巩固
四、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下一篇: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
栏目分类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