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反思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高中物理的第一课,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描述物体的三个物理概念。其中“质点”这个概念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如何有效的建立质点的概念是本节的一大难点。
问题分析
在教学中,我先复习什么是机械运动,明确主要是描述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为什么要引入质点这个模型,引入质点这个模型有什么意义,更好的理解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我先做一个演示实验(抛出一两端带小球的木棒),后用课件动画演示木棒运动的慢动作,学生观察后思考讨论交流:在描述木棒运动时,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麻烦,这个困难和麻烦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让学生产生困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再用动画演示①若确定神舟十号绕地球运行时的位置,要考虑神舟十号的形状、大小吗?②若要确定大货车从西安驶往上海,要考虑车厢的振动吗?学生再通过学习观察后思考讨论交流:我们在确定神舟十号和大货车的位置时已经很自然的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如形状、大小),关心主要的方面。用理想化的方法若将物体视为一个有质量的点既能容易描述物体的位置,又能突出物体的基本属性--质量。
这样引入质点这一理想模型,以及理解质点模型的意义就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比较高。有效的突破了建立质点的概念这一大难点。
参考系这个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所接触,我觉得在高中阶段对参考系的难点就是我们在解题时能够灵活的选择参考系,因此我通过图片事例让学生分别以地面为参照物和以火车为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所得的不同结论,引入参考系的概念。再结合动画分析从行进的车内下落的小球的运动加深其参考系和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
坐标系是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位置的变化而引入,学生相对也比较熟悉。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主要为学生介绍了若物体只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何描述位置?以及平面运动,空间运动该如何描述位置?
物理之美
质点这一概念是学生在高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理想化模型,它凸显了物理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方法之美。在本节课中通过这种美育的渗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个物理概念,还使学生学会了一种研究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