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 > 正文

:沪教版高一语文《采桑子》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沪教版高一语文《采桑子》教案

【教学指导】
  1,感受词中所描绘的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领略其暮春时节静谧清疏的风姿。
  2,了解这首词结构上的特点,及其作用:使清空幽寂的春天景象表现得优美可爱。
  3,理解诗歌蕴涵的作者的感情之美,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课文提示】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
  2,欧阳修是宋初著名作家,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3,欧阳修的爱情词与晏殊并称为“欧晏”;抒怀词突破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手法,为苏轼豪放词开先路。
  4,《采桑子》词牌名,取自唐教坊曲《杨下采桑》;又称《丑奴儿》《伴登临》《罗敷媚》《忍泪吟》《罗敷艳歌》等。前、后片各四句,共44字;前、后片均于第2、3、4句押平韵。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中学语文在线()
  籍jí  濛méng  笙shēng  栊lóng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这首词是作者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上片写景物。主要描写鲜花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这是写色。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春风物态。这几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写人事。先写郊外景。“笙歌散尽”,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上面三句描写的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写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就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能理解“狼籍残红”是“好”。最后两句,再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

沪教版高一语文《采桑子》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采桑子
上一篇: 高一语文上册《死水》教案
下一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