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背熟五首诗词,理解大意,领悟意境。
2.体悟作者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尝试写诗,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2.品味诗词中的优美意境,感受其隽永的意蕴及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及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其诗词风格和代表作。
2.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3.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
4.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背诵法。
2.讨论点拨法。
3.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五首》。这五首诗词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杜甫的归心似箭,白居易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赵师秀等客之久的单调寂寞,李清照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辛弃疾的报国之志等,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读者。请仔细阅读,领略诗词所特有的意韵。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有《杜少陵集》传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作。   
赵师秀(1170—1219),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诗词五首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