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学习《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绍。
(大屏展示)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1.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2.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释义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烟:报警时点燃的烽烟。
长河:指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4.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中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