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细微的关怀,我却始终都是铭记的,十八岁高中毕业不愿意去再忍受枯燥的学习,以为工作会有些许的自由,然而只是在泥泞中慢慢煎熬,青春耗费殆尽,才知道有多少时光容不得这样的蹉跎,也终于像老师当年一样,心慢慢地疼了。她是看到了很远的我,知道我是终将会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代价。
也幸好,曾在人生之初相遇到这样的老师,那些唐诗宋词的清晨,早已浸润了我一生文学的情怀,若不是她将我们带进那所殿堂,想必我的路将走得更为崎岖,或者会与文字失之交臂。在我文字的长路上,她是第一人。
而在很多年后,也终于读懂了她所有的宽容与悲悯,开始试着用体谅的心理解童年的一切,也读懂了被自己无限放大的苦难原来根本不值一提,而在所有的怀念里,我总希望用自己的心,真真切切地为她写一些文字,哪怕她看不到,哪怕她早已忘记了我。
总是会想念那些清晨和下课的间隙,我坐在第一排,离她很近很近,看她在一字一字地描画着什么,带着孩子不谙世事的好奇,我站在她身边观看,那是她的名字“葛依”。
在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名喈喈”。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婉转声清丽。我想,老师就是那葛藤,如读经般曼妙依依,轻灵而又飘逸,美好而又绝尘,虽在尘世游走,内心坚韧却脱不开诗经里的辗转、宋词里的优雅。
这二十年,她的桃李定是满蹊,不知她可还会想起初登讲台的年代,在那无数飞逝着老去的容颜里,有一个平凡的女孩子,一直在心底珍藏着她青春的模样。她不是春雨,可是她滋润了整个季节,她不是清风,可是她吹皱了一池春水。想念,或者纪念,是我对她再难倾诉的感激。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