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庆是个完美主义者,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玩收藏,靠着执拗的完美主义,他愣是倒腾出一个300平方米的“小故宫”。
收货战王刚,竞宝得知己
蔡国庆是地道的北京人,奶奶和父亲都是旗人,听着胡琴喝着大碗茶,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长大。父亲是个钟爱中国传统艺术品的知识分子,蔡国庆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出去四处长见识,这一带就把他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琉璃厂、寄售店,是父亲常带蔡国庆去的地方。明清家具、官窑瓷器在那里都很常见。蔡国庆一见到这些当时被人们视为破烂的东西,便被它们的造型、纹饰所吸引,这可比家里日常用的家具精致多了。再后来,父亲将他带到拍卖场,他才知道这些所谓的破烂儿全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开始兴盛,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引下,蔡国庆是最先走入拍卖场的一批人。当时,他在歌坛已有些名气,有了一定的经济积蓄,于是就拉上父亲一起去参加拍卖会,一来可以让老爸给自己掌眼把关,二来也是怕别人用怀疑的眼光看他——一个唱歌的也来玩古董,肯定不懂行,容易把拍品抬高价。如果有父亲坐镇,别人就会想,蔡国庆旁边的老头是谁啊,是不是他请来的专家,咱别蒙他。
蔡国庆第一次在拍卖场上买的是一个清中期的核桃木条案。当时,条案从5000元起拍,6000、7000、8000……竞价者频频举牌,很快便超过了蔡国庆的心理价位,这也太贵了啊!父亲看出了他的犹豫,不断地叮嘱他:“你要喜欢就继续加价下去。”在父亲的支持下,蔡国庆狠心一咬牙,直接举到了10000元的出价。拍卖师响亮地落槌:“这件就是您的了!”又惊又喜的过程,让他感悟到了收藏的真谛——价格不重要,喜欢才是一切的缘由。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