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你正在看的这本杂志每月的销量在10万册以上。还是10万册以下?然后。请你估测一下这本杂志每月具体销售数量。
我不知道你给出的数字是多少,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你的答案一定是围绕着10万这个数字上下波动的。如果我让你猜猜这本杂志每月的销量在1万册以上、还是1万册以下,然后再让你估测具体销量,你的答案一定会围绕1万上下波动。
前提决定答案
为什么不同的提问方式得到的答案会如此悬殊呢?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缺乏合理的心理预期,这时出现的任何提示,都相当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物,就像一个锚一样,将答案的范围死死地限制在这个提示的附近。
这一现象被称为“锚定效应”。它发生的原因就在于前面的提示激活了人们大脑里相应的记忆。德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弗里茨在一个实验中请一部分志愿者判断德国年平均气温高于20℃还是低于20℃,另一部分志愿者的问题中数字20变成了5。然后。研究者让所有人快速扫过一些单词。研究者发现,题目中是20℃的参与者更容易认出和夏天相关的词,如太阳、沙滩;而题目是5℃的参与者则能更轻松地认出关于冬天的词,如冰冻、滑雪。由此看来,大小不同的数字激活了人们记忆中不同的概念,而这些带有偏见的概念则成为人们判断其他问题的依据。所以据此作出的判断也会有一定的偏差。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丹尼尔教授通过研究还发现,即使是一些与问题无关的数字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他在实验中先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学号的最后两位数字,然后让他们估计一些商品的价格。结果发现,学号后两位数字大的学生给出的估价竟然高出了60%——120%。
当人们对某个事物的价值高低做估测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衡量标准。一切都是相对的,关键看你如何定位基点。基点定位就像一个锚一样,它定了,评价体系也就定了,价值高低也就判断出来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