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6、《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出色的艺术技巧也是历来受人称道的。《伊索寓言》中除了一部分是以现实的人作为故事人物外,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动物寓言的特点是将动物拟人化,让动物像人一样行为和说话。寓言中这种拟人化来自对动物行为和生活习性的精细观察,因而体会非常入微。《伊索寓言》的鲜明的叙事特点是简明、自然、逼真。例如《乌龟和兔子》这则寓言采用的完全是客观叙述,没有什么对话,非常简洁;《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第15则)也主要是客观叙述,只是在最后以一句自白或感悟性话语画龙点睛;《猫和母鸡》(第7则)虽然采用的是对话形式,但仍非常简明,也非常自然、幽默;《驴和骡子》中骡子后悔没有及时帮助驴,结果反而给自己招来苦难,人们不难觉得,也许这点智慧骡子还是有的。《伊索寓言》中的许多题材都曾被后代作家继承和模仿,但人们读后对那些寓言稍加体会和比较,仍不免会称赞《伊索寓言》的机敏、智慧和耐人反复寻味的含意,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构思和手法。总的说来,《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构思巧妙,情节叙述概括,语言简朴凝练,所蕴含的智慧既浅显又发人深省,往往令人百读不厌,百思而难尽其详,趣味盎然,获益无穷。这就是这部寓言集数千年来一直历久不衰,为人所喜欢的根本原因,也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