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把教室布置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具备以下特性:①整体性:教室布置把个人的思想行为统一到班集体的整体目标上来,从而形成合力。②主体性: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服务岗位。③独特性:由于不同的班级师生构成也不同,教室布置就有了鲜明的个性,而个性是创新的源泉,这是形成独特文化的要求,应鼓励百花齐放。④可塑性:教室环境布置虽有一定的形式,但实质上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紧迫感,并激励每一个学生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⑤延续性:在良好的班级氛围的动态形成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转变了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把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延续到社会生活中去,同时对校园风气、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土壤,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铸就学生的灵魂。就像春雨,润物无声,将知识、智能、情操、审美、修养洒向学生的心田,去熏陶、感染和教化学生。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