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数学 > 高三上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04
: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新兴一代来说,曾经“父母之命,媒妁(shuò)之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已被“自动屏蔽”,他们更多的是将“单而不婚,婚而不生”奉为生活圭臬(niè)。

B、明清以降(xiáng),在文士生活画大为流行的同时,以山水田园或园林清供为背景的文士肖(xiào)象亦开始盛行,景与人互为比兴,以求传达主人公清远淡泊之志。

C、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有的通过自我磨砺成了社会精英;有的贪赃枉(wǎng)法受到法律惩(chěng)处。这说明:一个人的品质好坏,最重要的是看他的主观追求。

D、随着冬雪的降临,甘山公园出现了一幕动人的场景:大雪飘扬而下,几只红腹锦鸡在空中飞舞,时而踱步觅食,时而嬉戏打闹,印着山中雪景,每一帧(zhēn)都像国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能够传世的作品必传神。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只有在时代生活中“抓活鱼”,艺术才能拥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乙】从时代、人民对主题性艺术创作的要求,思考“以形写神”在中国画史中的重要性,可以获得更深刻的体会。

要想获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艺术效果,主体性创作必须远离程式化。画家创作时若拘泥于成法的制作,则有程式化的嫌疑。程式化创作很容易让画家失去创造力——艺术独创的过程总是艰辛的,肯定不如以轻车熟路的艺术形式完成创作那么轻松。因此,在注重传承关系的中国书画领域,缺乏真切艺术感受的程式化创作容易成为一种惯性。【丙】在技法娴熟和已有的观念基础上,中国画创作者要勇于摒弃习惯性的创作图式、保持艺术敏感度,将生活中感动心灵的瞬间完整记录下来,让内容与形式妥帖融合,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是 B、拘泥  C、轻车熟路  D、图式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