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浅不言深
古人云:“可与言而不与言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在人际交往中,有多少人就毁在交浅言深。
上个月办公室新来了个90后小姑娘,人美嘴甜,开朗健谈,很得同事领导的喜欢。
但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就变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疏远她。
小姑娘没啥别的毛病,但就有一点不大招人喜欢:太不把自己当外人。
同事小美的老公去美国出差,回来给小美带了盒曲奇,热情的小美就带到办公室给大家伙都尝尝。
味道确实不错,吃过后大家都向小美表示了感谢,再夸夸夫妻感情好。只有这个小姑娘,竟然跑去让小美老公还问问能不能托人买到,她也想买一些。
听后不仅是小美,我们也是一惊。
虽说也不是多大事,可是你跟人认识才多久,就这么不把自己当外人,随意给别人添麻烦,可不是半点分寸感都没有吗?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譬如看见女同事的口红好看上嘴就涂,不顾男同事在忙碌就让人帮忙修电脑,大肆宣扬同事的新恋情,随口吐槽自己的糟心事……
交浅言深的人,从来容易自来熟。他们从不把自己当外人,喜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展现给对方,也不介意给别人添麻烦,但却不想,这可能越过了对方心里设置的防线。
而一个真正有分寸感的人,交浅从不言深,甚至亲友密己,也懂得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不越界
在芬兰,有个现象很有意思。
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用具的时候,哪怕只剩一个座位,都不会坐在已经落座的人身边。
偶尔有外地游客傻乎乎地坐下来,身边的人也很有可能会立即起身再去另寻座位。
这种“不留情面”的做法或许会让不明就里的你尴尬,但却是芬兰人分寸感的体现。
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贸然越界,是最起码的礼仪。
这段距离,不给别人压力,也给自己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有分寸感的人,从来都懂得让自己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知乎网友简素分享过她的亲身经历:
几年前她在深圳出差,跟一位老朋友以及朋友老公聚餐。席间,不可避免地聊到了投资。
朋友老公是个中好手,手腕非常。于是双方加了微信,保持沟通。
女人最了解女人。简素明白,如果是她私下跟朋友老公直接沟通,或许会有龃龉。但又确实有想要与他探讨学习的,那怎么办呢?
于是她主动建了个微信群,把朋友和朋友老公都拉进去,所有的对话都在老友眼皮子底下进行。
这是简素的分寸感,把朋友加进来,既拉远了与朋友老公的距离,也达成了自己讨教学习的目的,甚至增进了自己与朋友的亲密度。
能够保持距离不越界,这是一个人处事往来的分寸感。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